关键词: 全国招教
一、孟轲的生平
孟轲,字子舆,世称孟子,战国中期邹人。孟子其父早逝,孟母一心教子成人,三迁其居,从墓地旁搬到市场旁,最后定居于学校之邻,使孟子从小耳濡目染,受到了传统礼仪的熏陶。孟母此举也体现了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。
孟子晚年归邹,专心著述、讲学。孟子非常热爱教育事业,他的言行、思想多记录在《孟子》一书中,在这本书当中孟子提到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”为人生的三大乐趣之一,也是首次将“教”和“育”这两个字合在一起使用。
二、教育理论的基础——“性善论”
战国时期人们对人性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了,孟子提出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;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;恭敬之心,人皆有之;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恻隐之心,仁也;羞恶之心,义也;恭敬之心,礼也;是非之心,智也。仁义礼智,非由外铄我也,我固有之也,弗思耳矣。”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些人的“良知”、“良能”是人所固有的,所以,我们也认为孟子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。
孟子的性善论揭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,成为其教育思想的基础。
其一,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、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。
其二,性善论归根结底也是人类学习的结果。
其三,探讨人性也是为了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。
总而言之,孟子的性善论指出: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;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,发扬人的自觉。
三、教育的作用和教育的目的
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对教育的作用和目的的看法。
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扩充人的“善端”,但他也承认外界环境对性善的形成也是不可或缺的。
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“明人伦”。“人伦”就是“人道”,即“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。”孟子就是这样去设想以父子、兄弟这种血缘宗法关系去影响和制约君民、君臣的政治社会关系、不断实现社会改良,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。
四、理想人格——“大丈夫”
孟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,还在于他提出了“大丈夫”的理想人格,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。孟子对追求的“大丈夫”的理想人格作了描绘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。什么叫做“大丈夫”呢?首先要有高尚的气节,其次还要有浩然之气。
如何去实现“大丈夫”这一理想人格呢?孟子认为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:持志养气、动心忍性、存心养性、反求诸己。
五、教学思想
孟子的性善论当中蕴含了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,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潜能,强调学习中个体认识的自觉。
(一)深造自得
孟子认为,深入的学习和钻研,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,如此,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,遇事能左右逢源,挥洒自如。所以孟子主张学习中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,重视由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转化。
(二)盈科而进
“盈科而后进”指出了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。他还通过“揠苗助长”的寓言告诫人们必须注意教学是一个自然有序的过程,人们应当关注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实现,但绝不能用“揠苗”的方式去助长。
(三)教亦多术
孟子强调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法。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,也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。
(四)专心致志
孟子认为,学习必须专心致志,不能三心二意,人们在学习上的差异取决于其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与否,而不是其天资的高低。
处在战国中期严酷的兼并战争时代的孟轲,其思想表现出对人的问题的注重和对人的价值的肯定。他的“性善论”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强调个体理性自觉的“内发说”。他对教育作用的阐发,对理想人格的议论,对教学过程的表述,无一不体现了对人的主观作用的提倡,都是中国教育史上不可抹掉的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
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,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
相关推荐:
手机登录下载
微信扫码下载
微信扫一扫,即可下载